【花都记忆】花都藏龙穴

点击这里关注:天星院

芙蓉仙子造就的芙蓉嶂山水非常美丽,但长期以来,外地人很少知道,后来被一位风水大师赖布衣发现,把它称为“风水宝地”,以后,芙蓉嶂才逐渐名声远播。

这赖布衣是何许人氏?何时、何地来到芙蓉嶂呢?

原来他是江西省定南县凤岗村人,约1276年,出生于风水名门世家,原名赖文俊,布衣是他的自号,他少年时,就得到父亲赖澄山的真传,18岁就行走江湖,以风水相术为生。
有一次,他从江西大庾越过梅岭,进入广东南雄,在粤北群山中发现“龙脉”南延,气势磅礴,十分高兴,决心要追踪“龙脉”,他沿着“龙脉”出南雄,过曲江,下英德,越清远,入花县北部山区,来到芙蓉嶂。他看到这里,崇山叠嶂,气势异常,忍不住留下来观察,不愿离去。

他看到山下有一条村庄,进村打听,原来村名叫白沙田;他又指着南面崇山问山名,村民对他说:“这里叫芙蓉嶂,是芙蓉仙子请天兵天将造的。”还将海龙王解除旱患,救助芙蓉姑娘的故事讲给他听。

赖布衣听了后,不禁合掌称奇:“难得,难得,原来是天人所赐。”他决定在村中住下来,要详细考察。村民得知他是看风水的,也很高兴地留他住下,以方便请他讲讲这里的风水。

他住下来后,一连几天跑遍了芙蓉嶂的大小山头,还登上了主峰,向四周细细观看,果然 ,围绕主峰有18个小山峰,好像花瓣开放,他禁不住拍掌称赞:“果然是好一个芙蓉嶂!”

他又从芙蓉嶂主峰向南面下去,到了第二峰、第三峰,又发现南面山下有有一座山包,东边像一个鸟巢,西边像一只覆船。再往前看便是一副低洼池。低洼地南面又见有三座山,正中一座如一条鲤鱼,东面一座如蹲下的狮子,西面那座像伏下的大象。鲤鱼山和狮子山、象山之间各有一条河流奔流不息,在鲤鱼山外汇合南去。

赖布衣仔细勘察,越看越高兴,心里暗自说:“龙穴找到了,龙穴找到了!”他忘了疲劳,走走跌跌,向南下山,到达那座像圆台的小山包顶上,他又一次上下左右,看了又看;又拿出罗盘摆在地上,左右移动,罗盘指针终于稳在子午线上,这时他才面南仰天长叹了一口气,慢慢的读出了一首诗:

头顶芙蓉嶂,脚踏土地坛。
左有莺蜂窦,右有覆船岗。
鲤鱼把水口,狮象守门楼。
谁人葬得中,世代出公侯。

赖布衣作了这首诗后,回到居住的村中,叫人拿文房四宝,但村民生活贫困,无人会读书写字,也就无笔无墨。他无奈下只好口授,第二天还带着几位老人去土地坛讲解这首诗所指的地方。并对大家说:“这里是风水宝地,500年后必有王者出!”几位老人听了他这么说,半信半疑,不过,大家都把诗背熟了,也觉得诗中讲得山名很好,以前到这里割草砍柴放牛,觉得这里很平常。有了这首诗,再详细看这地方越看越好看,果然是好风水。

赖布衣在芙蓉嶂住了几天后,便告别村民离开,听说他又去跟踪龙脉,以后去过南海、顺德、番禺、宝安,直到到了九龙又住了一段时间,然后租一小船去海南岛,从此销声匿迹,不知所终,只有他留下的诗在花都一直流传至今。

好山好水好风光
在花都竟然有如此好的风水宝地,赶紧趁假期去沾沾龙气吧!

天  星  院

返璞歸真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
道法自然 學史悟道回歸本源

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精彩

©(c)2014 daniel 技术提供

首 页

天星学堂

天星工具